一、颈椎病的治疗:
中医康复中心最新引进的JOY-ⅡB型多功能颈椎牵引治疗仪是针对颈椎病发病原因及颈椎结构特点而研制开发的新型医疗器械,运用了牵引、按摩、捶击、震动等治疗手段作用于患者颈椎部位和背部,可达到“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神经、治疗相关疾病、缓解疲劳”的目的,通过临床验证,治疗颈椎病周期短,见效快,疗效显著。
应用太白草药系列、中药离子导入、子午流注新针灸法、水火神针、经络导通法、整脊通督法、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疗效十分显著。
二、颈椎病的预防:
颈椎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40-60岁以上者为多见。颈椎共有七节,主要功能支持 头颅的作用,具有很大的活动范围,可以前曲、后仰、左右侧曲等活动。颈椎及其棘间韧带肌腱、关节囊、椎间盘等可发生退行性变化或损伤,僵。 压迫和刺激颈部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和脊髓等而出 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可因累及部位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绝大部份早期症状是颈部发现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有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 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也就是说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 痪。颈椎病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片或CT即可明确诊断。
三、秋冬季节对颈椎病预防非常重要:
(1)要注意头颈部的正确姿势,每天坚持作前倾,后仰、左右旋转 1-2次,坚持10分钟。
(2)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最好采用质地柔软的元宝型枕头,以维持颈椎棘突 向前的生理弧度。
(3)枕头的高度应以10厘米左右为宜。
(4)平时工作的体位,做到既不抬头又不低 头的舒适姿势。长时间工作时1小时要活动一下头颈部,使颈韧带肌肉得到适当休息。
(5)仰头看电视 时勿使颈部疲劳,最好与眼睛保持同一水平。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预防颈椎病,还可防颈椎病的复发和病情加重。
四、治疗颈椎病的偏方:
1、全蝎10克,娱蚣2条,鹿衔草、川芎、当归、自然铜、乌梢蛇各15克。将药加水煎者2次,取药汁混合,每日饮服2次。本方出自《江西中医药》1990.21期,适用于颈椎病。
2、白芍30克,木瓜13克,鸡血藤15克,葛根、甘草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本方出自《当代中国名医高效验方1000首》,对颈椎病有效。
3、苍术、炒白芍、茯苓各20克,川芎15克,橘梗、干姜、厚朴、甘草各10克。制成合剂,每次30毫升,日3次,2周为1疗程。本方出自《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9期,适用于颈椎病。
4、葛根25克,灵仙、鸡血藤各15克,白芍15-30克,甘草6克,炙蜈蚣2条(研水冲服)或全蝎8克。本方每日1剂,水煎服,可随症加减。本方出自《陕西中医》1987.8期,适用于颈椎病。
5、白芍30克,甘草15克,酸枣仁、牡蛎各10克,威灵仙、元胡各12克。将药加水煎煮2次,取药汁混合,每日分2次饮服。本方出自{中医骨伤科杂志》1987.3期,对颈椎病有效。
老中医提示:以上偏方经临床使用,安全有效。但是最好是中医辨证施治。
五、颈椎病中医辨证施治: (症状辩证专题论述)
中医方剂(一)
【辨证】风寒血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白芷12克,秦艽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福财方。
中医方剂(二)
【辨证】风阳上扰,湿热内蕴。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祛湿。
【方名】疏风养血汤加减。
【组成】天麻10克,珍珠母30克,生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葛根12克,丹参20克,钩藤15克,银花藤20克,桑枝10克,秦艽12克,僵蚕10克,片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张海水方。
中医方剂(三)
【辨证】寒湿兼血滞。
【治法】散寒祛湿,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加味。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丹参15克,米仁15克,秦艽12克,白芷12克,当归尾12克,桂枝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吴福财方。
中医方剂(四)
【辨证】经络阻滞,血脉不通,髓海失充,肝风内动,风火上扰。
【治法】平肝定眩,舒颈醒脑。
【方名】定眩汤。
【组成】天麻9克,半夏9克,全蝎9克,僵蚕9克,白芍24克,夜交藤24克,钩藤24克(另包后下),茯苓15克,丹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15天为1疗程。
【出处】杨笃权方。
中医方剂(五)
【辨证】风邪阻络。
【治法】搜风通络。
【方名】搜风通络汤。
【组成】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13-15克,赤芍13-15克,川芎13-15克,自然铜13-15克,穿山龙13-15克,木瓜13-15克,鹿含草30克,黑木耳10-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
中医方剂(六)
【辨证】气滞血瘀,痰湿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地气通络,除湿涤痰。
【方名】除痹逐瘀汤。
【组成】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灵仙12克,桑枝30克,胆星9克,白芥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同杰方
相关博客
颈椎病的六大假象
颈椎病颈部的功能锻炼
颈椎病治疗六大误区
用“瑜伽三绝招”治颈椎病
颈椎病在治疗中的六大误区
老中医说明:保健养生、治疗方法、因人体质、因时因地、辨证施治、正确使用,生搬硬套、后果自负。
个人博客、原创日志、本人观点、仅供参考、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部分资料来源 参考网络 《深圳老中医的博客》 .王圣尉 编辑 。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评论